你当前位置:首页 > 景区资讯 > 史话崂山丨崔应阶走进崂山,看到了什么风景?

史话崂山丨崔应阶走进崂山,看到了什么风景?

2021/01/26

在游览崂山的古代文人墨客中,清代著名戏曲家崔应阶的诗句就像一串璀璨的明珠熠熠闪光,他所留下的许多咏颂崂山的诗句,都被后人镌刻在各风景点的花岗岩石上,百年不灭,流传至今。

崔应阶(1699-1780),字吉升,号拙圃,别号研露楼主人,湖北江夏(今湖北省武汉市)人,以父荫补顺天通判。曾任河南南阳知府、河南驿盐道,后升任安徽按察使,累擢山东布政使、山东巡抚。官至刑部尚书、迁左都御史,加太子太保。作为诗人和戏曲家,崔应阶对号称“神仙窟宅”的崂山心仪已久,无奈做官之地与崂山远隔千里,虽心驰神往,却一直未能成行。乾隆年间他到山东任职,公务之余来崂山游览,终遂夙愿。

明代安徽文人曹臣在所著的《崂山周游记》中对当时游览崂山的路线作了高度概括:“游崂唯两户,非南始华楼,即东始上苑。南入者,则自山及海,入眼小出眼大,如禅子蒲团观寂转入无遮道场。东入者,则自海及山,初境旷终境寂,如圣功之返博从约退藏入密。”崔应阶此行应该是由即墨城先至华楼,然后循着“自山及海”的游览路线一路前行。作为山东的最高行政长官,崔应阶此次行程该是前呼后应,随从众多。这一点,虽然在他所留下的诗文中没有明确记载,但从明嘉靖年间曾任山东参政和提学使的陈沂游记中可得到佐证。据《鳌山记》载,陈沂在嘉靖十二年(1533)游览崂山时,虽前后只有五天的时间,却 “行三百余里。”陪同人员中“玉甫(即蓝田,明嘉靖年间进士,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)所计行踪宿止,不失尺寸。其弟渊,因于穷绝处设干糇、醑茗、楮笔、丹墨俱在。从行兵吏,虽疲足不前,而兴亦不浅。山樵海渔之人,争效舆力,石工数辈分处供事。”由此可知古代官员游览崂山时,除了所带大量兵丁侍卫及地方官员和士绅陪同前往外,还要找樵夫带路、渔人驾船以及众多的石匠,以便随时将所得诗文镌刻上石。

华楼山有“海上名山第一”之美誉,崔应阶来此游览后也深有同感:“第一名山海上留,华楼谁到最高头。琼浆已涸玉盆水,仙髻罢妆梳洗楼。烟崮遥连翠屏合,天门中豁白云留。道人何事攀援上,玉盏徒增墨吏羞。”据清代胶州文人张谦谊所著《华楼仙迹记》中载:明代崇祯年间,华楼宫中曾有一老道士赤手攀上高达30余米的“聚仙台”,在峰顶石洞中得青玉碗和白玉吕洞宾像,后被即墨县令强行索去。诗中最后一句说的即是此事。

黄石宫在华阴北山,那里有一个黄石洞,传为当年黄石公教张良演习兵法处,据明代黄宗昌《崂山志》记载,曾有一崔姓道人在此宫中修炼,后与其徒迁居于海岛,自耕自食。岛上蟒蛇众多,崔道人刚去时,常有蟒蛇以头塞户瞪目。盘桓三日,崔语之曰:“有宿怨当食我,无则久居此何为。”蛇遂离去,隐不复见。也许是出于对同姓先辈的敬佩,崔应阶专程来此拜访,并留下了一首《黄石宫》诗:“曲径逶迤上下分,清游到此乃无氛。仙宫高出凌黄石,古洞行穿碍白云。壁底流泉添夜雨,阶前柏子拂朝曛。名山胜迹今初步,足力犹堪领后群。”

崂山东麓的太平宫东侧有一奇石,名曰“狮子峰”,崔应阶曾夜宿宫中,清晨攀上峰顶观看日出,并手书一首《狮子峰观日出》诗镌于宫后石崮上:“枕上初闻晓寺钟,起来月色尚溶溶。拿舟来探鲛人室,拄杖即登狮子峰。碧海已浮沧海日,白云犹锁万山松。耽游千里谁言老?选胜搜奇兴颇浓。”寥寥数笔,描绘出一幅“狮峰宾日”的壮观景象。这片字径约7厘米的石刻因岁月悠久,一度字迹漫漶,后经修复已清晰如故。

乾隆时代的上清宫远离尘世,幽而不隘,深而不遂。读崔应阶的上清宫诗,会让人有种亲临其境之感:“尽日探奇路欲穷,巨灵手劈夺天工。千峰涧水双桥下,万壑松云一径通。潭影坐寒凌峻岳,海门入夜隐丰隆。载童锻石真成错,宝藏徒归撒手空。”从诗中可得知,当年崔应阶一行应该是从天门峰下越海门涧抵达上清宫的。

华严寺建于明末清初,其历史虽称不上悠久,但作为崂山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,是清代游客的必到之处。身为诗人的崔应阶自然要用诗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:“傍海依山曲径通,华岩深处有琳宫。云归叠嶂千层翠,日浴扶桑一点红。清磬出林闻梵语,玉琴横膝响松风。此中已隔人间世,得往何渐绿发翁。”

崔应阶当年不仅游览了那些羽流云集的宫观庙庵,而且对一些并无名气的偏僻之处也频频涉足。位于沙子口街道小河东村后的“黄崖”风景绝佳,东西北三面群峰环列如屏,仰观巨峰近在咫尺,远眺大海烟波浩渺。清代时,这里只是一个远离烦嚣、共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。崔应阶曾沿小路攀登至村子东北高处观山眺海,面对被称为“万山之祖”的巨峰,诗人文思如泉涌:“层岩叠嶂拥巨峰,帝居呼吸可相通。乘云欲假庄生翼,破浪无须宗悫风。且揽全崂归杖底,任教海水泻杯中。凭虚纵目何空阔,指点扶桑别样红。”落款为:“巨峰  乾隆丙戌四月  文永崔应阶。”诗人假借古人庄周之梦和宗悫之志,表达了自己欲驾云登高、破浪远行的远大理想。这首由他亲笔书写的名为《巨峰》的诗就镌刻在当年他曾坐过的巨石上,整篇刻石竖排六行,字径约5厘米见方,虽已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雨侵蚀,至今仍清晰可辨。

也许是从山下遥望崂顶难遂夙愿,年近半百的崔应阶不辞劳苦,乘坐肩舆登临巨峰“指点扶桑”。面对亭亭玉立的美人峰,诗人不仅大发感慨:“山色真如清净身,凭虚独立迥难亲。洞中未许逢仙子,天外空教侍美人。薜荔作裳云极润,芙蓉为面黛眉新。莫将雾鬓云鬟意,错拟岩头姑射神。”

北九水也是当年崔应阶流连忘返的地方,他在此处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。昔日大崂观中有他题诗的石碣,诗曰:“探奇陡觉出尘寰,竞秀争流杖履间。万派洪源宗渤海,千重积翠启崂山。旷游自诩同仙吏,大药曾传驻玉颜。偶把一樽松下酌,碧天无际鹤飞还。”下方的落款为“乾隆丙戍四月既望,楚鄂崔应阶作。”他此行中写下的另一首名为《玉鳞口》的诗刻嵌于北九水太和观的东壁上,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崂山各庙宇中的刻石惨遭损毁,而这块诗碑幸亏有人用砖将其封护,才得以保存下来。该刻石长约1米,内容为:“何处冰崖万壑雷,高峰云静石门开。盘空舞雪飞泉落,扑面银花细雨来。碧水澄潭堪洗涤,青松白石任徘徊。支筇未尽游观兴,樵唱遥从天际回。”此处刻石与太平宫和小河东村后的诗刻石一样,均为其当年留下的真迹。

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天然氧吧 全国文明单位

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

Copyright(C)2006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.

鲁ICP备17055016号-1 技术支持:青岛新闻网

地址: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

邮编:266061

订阅号 服务号 微博
服务热线:0532-96616

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