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位置:首页 >景区资讯 >文道崂山丨诗词之间,山海深情

文道崂山丨诗词之间,山海深情

2021/08/22

崂山自古就是众多诗词的灵感来源,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邂逅崂山,用诗词表达着他们对于崂山的情感,诗词虽然无声却也道尽山海之风骨,与一腔对于崂山浓浓的情感。

寄王屋山人孟大融

——李白

我昔东海上,劳山餐紫霞。  

亲见安期公,食枣大如瓜。 

中年谒汉主,不惬还归家。  

朱颜谢春晖,白发见生涯。  

所期就金液,飞步登云车。  

愿随夫子天坛上,闲与仙人扫落花。

相信这首诗是大家最熟悉的,在朝堂受挫的李白,以山海为知己。他一生游遍名山大川,但想必唯有崂山能将这游山、观海与寻仙三者的感受结为一体,字里行间,崂山流露着超凡脱俗的气质。

游崂山

——贺敬之

黄山尽美恐非真,

山川各异似才人。

崂山逊君云如海,

君无崂山海上云。

崂山作为海上名山第一,独具一份山海气概。秋天登崂山,寻一高处望山观海,看一抹悠悠斜阳点燃天际的云彩,这份惬意的观感,是崂山的豪爽豁达。

无题

——丘处机

云海茫茫不见涯,潮头只见浪翻花。

高峰万叠连云秀,一簇围屏是道家。

作为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,丘处机多次来到崂山讲道,开创龙门派,并留下了数十首描写崂山的诗词,今天,丘处机的诗词石刻主要分布于太清游览区、仰口游览区等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价值,也为崂山更添一份清雅。

西江月·崂山太清宫

——蒲松龄

独坐松林深处,遥望夕阳归舟。

激浪阵阵打滩头,惊醉烟波钓叟。

苍松遮蔽古洞,白云霭岫山幽。

逍遥竹毫拿在手,描写幻变苍狗。

作为崂山最有仙气的地方,太清不仅仅有秀丽的山水风景,更有蒲松龄先生笔下的《聊斋志异》中民间广为流传的《劳山道士》、《香玉》的故事。

今天在崂山的太清宫内,还能看到书中所写的那面穿墙的影壁,还有为这位民间文学家所建造的祠堂,这些都是崂山独有的文化历史底蕴。

题下宫三官殿

——范仲淹

千古如天日,巍巍与善生。

禹终平绛水,舜亦改薰风。

江海生灵外,乾坤揖让中。

今人不知此,箫鼓谢年丰。

在宋代,太清宫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,其中的主要建筑至今都保留了当时的风格,是崂山重要的文化历史遗产,也是崂山雄伟沧桑的体现。

访崂山

——吴太蜀

胶东胜地有崂山,道是神仙住此间。

峰插紫霄浓雾拥,岩封黄海碧波环。

上清宫里千年树,梳洗楼前百丈泉。

最爱风光奇绝处,天来飞瀑涨龙潭。

都说崂山是座仙山,不仅仅只是风景活似是仙境,也是因为有着千年道家文化的深厚积淀。院落锁清秋,秋天的崂山古木参天,姹紫嫣红。这份场景也让崂山有了一股“仙气”。

自柳树台游靛缸湾蔚竹庵

——郁达夫

柳台石屋接澄潭,

云雾深藏蔚竹庵。

十里清溪千尺瀑,

果然风景似江南。

秋天的九水可真的是一处难得的山水画廊,有漫山的斑斓彩叶、清澈见底的溪流素潭、幽静的林间小路。行走在石阶上,眼前一幕幕画卷缓缓展开,是这个季节的崂山专属的文艺气质。

八仙墩

——纪晓岚

陡壁东溟上,登临意豁然。

鲸鱼吹海浪,鸥鸟破螟烟。

足外真无地,眼中别有天。

餐霞谁到此,千古说表莲。

八仙墩紧邻青山渔村,相传是八仙过海起步的地方,早在明代便有大学士高宏图曾言:八仙墩如锦茵绣籍,实第一奇,第一丽。

今天游客们可以在太清红码头乘游船在海上远观八仙墩,感受崂山之“海上仙山海上看”。

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诗人,而秋天又是一年中最富有诗意的季节,不如趁着秋色正浓来崂山吧,也试着作一首诗,说说的你眼中崂山。

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

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

Copyright(C)2006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.

鲁ICP备17055016号-1 技术支持:青岛新闻网

地址: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

邮编:266061

订阅号服务号微博
服务热线:0532-96616

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