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位置:首页 >景区资讯 >跟着诗词游崂山丨稍入东胶界,即见大崂山

跟着诗词游崂山丨稍入东胶界,即见大崂山

2023/08/13

崂山,山海钟秀,人杰地灵,历史底蕴深厚,吸引了名贤文豪前来驻足,留下了绚丽华彩的诗词和脍炙人口的文章。崂山的千年文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,也浓缩在一首首佳作中流传。特别策划《跟着诗词游崂山》,让我们在诗词中畅游崂山之美。
本期,就让我们与诗歌同行,一起品读元代著名诗人戴良笔下的崂山。
《望大崂山》
戴良
稍入东胶界,即见大崂山。
峰攒侔剑戟,嶂叠类云烟。
棱棱插巨海,渺渺漾中川。
波涛共突兀,天日相澄鲜。
祗若栖岛屿,观宇连树阡。
既馆茹茅士,亦巢遁世贤。
客行积昏旦,水宿倦舟船。
兹焉思独住,结茅征愿言。
柁师不我从,太息归中原。

稍入东胶界,即见大崂山
戴良(1317-1383),字叔能,因世居九灵山,自号九灵山人。籍贯婺州浦江,著名元末遗民。通经史百家及医卜释老之说,元至正中期(约1353年前后),以荐擢儒学提举。后至吴中依张士诚,知士诚不足与谋,挚家浮海至胶州,在此期间曾游过崂山,写有《望大崂山》诗,后侨居昌乐。元亡后,南还,变姓名隐居四明山,自号九灵山人。明太祖徵入京,欲授官,称老疾辞,不肯为官,固辞忤旨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“其诗神姿疏秀,亦高出一时”。著有《春秋经传考》、《和陶诗》、《九灵山房集》等。《明史》有传。
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纪春章
戴良,作为元末遗民,他的一生几乎都在漂泊和避难中度过。这样的经历导致戴良的诗歌多为伤时悯乱的主题,本诗则是戴良望“道家仙山”崂山所作。
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  王华
本诗前十句描述了崂山的地理位置、形貌和景观。稍入胶东,即可看到崂山。山峰雄奇似剑,层峦叠嶂似云烟一般的崂山矗立在海上,太阳在澎湃的波涛和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十分可爱。
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刘明元

崂山周围多有岛屿,山上树木郁郁葱葱。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,又由于坚守气节、不被社会所容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,使他不禁起了归隐于此的念头。
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王华
戴良坚持遗民气节,拒不出仕,但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生活,使作为遗民的戴良更加思念家乡,心系故国。也就有了“柁师不我从,太息归中原”的感叹。
图丨摄影 张定德
图丨摄影 朱博文
戴良此时期诗歌的整体基调是凄凉悲情,但崂山的景色吸引他留下来,“既馆茹芝士,亦巢遁世贤”是其归隐愿望的写照。
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李域永
历史为本,文化为魂。在岁月长河中走过千年的崂山,与诗歌有着说不完的故事,一起跟着诗歌游崂山!

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

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

Copyright(C)2006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.

鲁ICP备17055016号-1 技术支持:青岛新闻网

地址: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

邮编:266061

订阅号服务号微博
服务热线:0532-96616

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